收藏文章 楼主

高大上的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,古人竟早已涉足?

版块:文章资讯   类型:普通   作者:after6266   查看:13   回复:0   获赞:0   时间:2025-07-22 18:21:53
倘若能够穿越回古代,想必多数人最难以忍受的,便是没有WiFi吧。在现代人的认知里,无法快速传递信息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。

Image

然而,诸多影视剧向我们揭示,在没有WiFi的往昔,其实也存在不少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,灯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

在古装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,长安城的望楼利用12个方格来传递信息。每个方格可通过灯的点亮或熄灭进行组合,多达212种排列方式,能表示各类不同信息,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相当于传递12个比特的信息。

 

而在韩国电影《寄生虫》里,因命案躲于地下室的基宇父亲,通过用头撞击地下室墙壁,控制地上客厅一盏感应灯的闪烁,以莫尔斯码向亲人传递信息。他通过控制灯亮时间的长短,长亮表示横,短亮表示点,以不同的点与横组合来传达不同内容。

 

即便没有WiFi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与《寄生虫》所展示的通信方式看似颇为“高端”。仅需一盏或几盏“神奇之灯”,无需铺设光纤,也无需发射无线电波,人眼直接充当接收信号的天线。

 

但这种方式真的可靠吗?古人当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通信?在尚无手机与互联网的时代,两部作品中人工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否切实可行?实际上,这便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探索的“可见光通信”,也称作LiFi(Light Fidelity)。但在诸多情况下,它们并非十分可靠,实际可行性也欠佳。

 

以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为例,据历史记载,唐朝并未有人发明或使用这套“望楼格子”系统。在古代相当长时期,野外广泛使用的是烽火台。烽火台传递信息时,通常不会用多盏灯编码,而是依据烽火狼烟的浓烈程度表示不同信号。如《墨子·号令篇》记载:“望见寇举一棰,入境举二棰,押廓举三棰,入廓举四棰,狎城举五棰”,一棰代表一堆柴草,五棰即五堆柴草。

 

并且,烽火台传递信息也并非仅靠烽火。宋代火药与火炮发明后,“挂旗 + 放炮”这种“视听结合”的信息传递方式效果更佳。比如贼从东面来,挂青色旗并响一声炮;贼从南面来,挂红色旗并响两声炮;贼从西面来,挂白色旗并响三声炮;贼从北面来,挂浅黑色旗并响四声炮 。

 

在国外,近代法国有一种仅靠“目视”就能远距离传递信息的系统。每个“烽火台”不再使用烟火,而是架着一根巨大横梁与两个悬臂,名为Chappe Telegraph。通过横梁和悬臂转动不同角度,摆出不同“姿势”来表示不同信息。下一个站点的工作人员如同《寄生虫》中的基宇,拿着望远镜观察上一个站点的姿势,依次传递,可将信息从首都巴黎传至法国边境小镇。

 

那么,历史上的可见光通信存在哪些问题呢?望楼格子、社长家客厅的感应灯、烽火台以及法国的巨型支架都有一个共同缺陷:一旦距离变远或遭遇遮挡,便难以看清,即便使用高倍望远镜可能也无济于事。几公里外,明亮灯光会变得暗淡,大型物体也会模糊不清,要是碰上雾霾天气,更是雪上加霜。因此,将它们作为远距离通信手段并非理想之选,现代的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优势更为明显。

 

其实在日常生活中,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望楼格子最相似的通信方式,当属车票上的二维码或手机App里的QR码。一个格子类似二维码中的一个黑白方块,多数时候手机摄像头距离二维码很近,扫码过程可视为一种短距离的可视信息传递。

 

望楼格子这类装置还有个麻烦之处,即效率不高。信息需人工翻译,点亮或熄灭每盏灯,接收者看到后还要解码还原信息,这必然耗费不少时间。传递完一组12个方格的信息,若要传递下一组12个比特,就需等待。对于烽火台而言,点燃几堆柴草,等待浓烟升起,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。据记载,西汉卫青和霍去病出征匈奴时,简单号令从甘肃烽火台接力传递到辽东烽火台,竟需一昼夜。而Chappe Telegraph表示一个信号虽比烧柴草快些,但操纵如此巨大的机械装置,一分钟能摆出两三个“姿势”估计已是极限。所以,古代各种可见光通信装置往往需付出较大代价,以较低效率传递简单信息,难以承担复杂通信任务。

 

现代的LiFi又有何突破呢?随着科技进步,LiFi或许真会融入我们的生活。21世纪,我们拥有两件利器,一是LED灯作为信号发射器,能以极快频率闪动;二是光电探测器作为信号接收器,再快的LED信号都能接收,加之计算机的快速处理,其每秒最快能传输10G(1010)比特的数据,是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和《寄生虫》中人工操作效率的无数倍。这意味着短短几秒内,就能轻松从一盏LED灯光中,将一整部电影下载到手机或笔记本电脑。

 

现代LiFi的原理,实则是“望楼格子”“以头亮灯”与烽火台的融合。我们既可以让LED灯在一秒内不同时刻亮度有高有低,像望楼格子某盏灯时亮时暗那样传递信息(OOK调制);也能像《寄生虫》里通过控制LED灯高亮度脉冲的长短传递信息(PPM调制);还能如同古代烽火台挂不同颜色旗,利用不同颜色LED灯光(即光的波长不同)同时传递信息(OFDM和CSK调制)。

 

不妨想象一下LiFi投入使用的场景:在飞机或会议室,利用LED灯提供上网服务,这是LiFi最直接的应用。借助LiFi还能实现室内定位。在户外,凭借GPS和手机基站定位轻松,但在大型购物中心等室内场所,因GPS信号不佳和无线通信基站数量有限,手机地图常“迷路”。有了LiFi,可在室内密集安装能发送信号的LED灯,手机摄像头直接作为LiFi接收器,助力实现室内定位与导航。此外,LiFi能让汽车通过车灯相互传递信息,预防碰撞事故;交通灯和路灯也可向公路上的车辆传递路况信息;水下机器人之间也能用光线交流。

 

LiFi有哪些优势,又面临何种挑战呢?当前,LED灯已广泛用于室内外照明,许多LiFi设想都是“照明 + 通信”兼顾。传递信息不影响LED灯照明功能,可说是一种“免费搭载”的设计,“反正灯要开着,为何不用来传递信息,不用白不用”。

 

而且,与当下的WiFi相比,LiFi速度更快、安全性更高。可见光波段带宽天生比无线射频波段宽,对数据传输而言,LiFi如同高速公路,WiFi则似乡间小道,LiFi理论下载速度远超WiFi和手机流量。在安全方面,若在房间安装无线路由器或手机基站,隔墙之人可能蹭网或获取个人信息。而可见光比无线射频信号“规矩”,门窗遮蔽严实,他人便接收不到,LiFi在安全隐私方面得分更高。

 

不过,可见光传输距离短、不易穿墙越壁,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,注定LiFi难以完全取代WiFi,更适合作为WiFi的“互补伙伴”。如前文所述,古代烽火台等可见光通信系统受限,原因便在于此。如今LiFi技术设计者也明白这一点,通常将房间这样的短距离空间作为LiFi主要应用场景。但即便在室内,若有人不慎挡住灯光,信号就会中断。相比之下,大汉站在无线路由器前,WiFi无线信号能轻易通过衍射和绕射避开障碍,受影响较小。

 

LiFi覆盖范围小,意味着需安装大量灯才能保证稳定通信。此外,LiFi还有个不足,利用手机或电脑探测器从LED灯下载数据不难,但反向上传数据较难实现。

 

由此可见,LiFi技术前景诱人,却也面临挑战。不过,这并未阻碍研究者推出各类应用产品,未来,灯光传递信息有望更多地融入日常生活,期待在生活中早日与LiFi相遇。

文章来源:https://ximaonetwork.cn

 
ad1 广告位8,870 x auto
回复列表
默认   热门   正序   倒序

回复:高大上的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,古人竟早已涉足?

Powered by 源码吧外链论坛

©2015 - 2025 源码吧外链论坛

软文外链论坛

您的IP:216.73.216.251,2025-08-01 03:58:41,Processed in 0.02968 second(s).

备案信息:浙ICP备2024090696号

声明:本站内容为用户自主发布,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,虽然本站会一一审核,但能力有限,如您发现违规内容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。

主页

欢迎您的浏览

QQ联系图标

自助查询

99%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

联系站长

工作时间:9:00~17:30

微信二维码

回到顶部

向上滚动到顶部

个人中心

去个人首页看看吧

转到底部

向下滚动到底部

头像

用户名:

粉丝数:

签名:

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